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物聯網革命”讀後感2──亦悲亦喜的共有資源

            共有資源的悲歌,或稱為草原的悲劇,是指當共有資源沒有遭受到監管時,人們會無止盡的使用,最後導致該資源的浩劫。因此過去經濟學者,都強調把資源帶進市場,由「看不見的手」調整,達到均衡,以免發生悲劇。

然而,本書強調,在一定的規範下,而這規範往往微不足到,共有資源並不會被濫用。人類是群居的生物,當一群人一起治理、使用共有資源時,違反規範所遭受的懲罰,尤其道德上,將有效地牽制人們想要從中牟取暴利的意願。

書中提到許多小鎮的例子,指出在清楚的劃分下,共有資源反而能為社會帶來極大的效用。現今社會也漸漸地從中央集權,轉移至點對點、分散、橫向擴張的架構,使得共有資源變得比以往普及,交通、訊上的革命,也讓分散的社會彼此得以產生連結,相互支援各自的需求。舉凡網路、綠色能源、物流等等都是未來的甕有資源。

網路是通訊上最大的媒介。資訊交流的便利,帶給物聯網社會很大的契機,而若把當中所傳輸的資訊加以分析,也必將給予政府、企業很多決策上的幫助。可惜的是,網路的崛起促成許多網路企業成為獨佔廠商(挺過千禧年達康泡沫的許多公司現在都已成市場巨頭),資料反而成為生財工具。

在亮處的企業不僅有資料使用權的買賣,還有機會無法保證客戶資料的安全,最近臉書資料外洩正是最佳範例,而更別談在暗處的駭客,他們更深知資料的重要與價值。讀者可曾想過,坊間一些補習班怎麼會有學生的地址寄送DM嗎?

另外,人們對隱私權的顧慮,很難界定網路上資訊的取用權,到底這項共有資源是被哪群人擁有,擁有後又會被如何使用,當中的規範與底線還需要社會大眾評估推敲。科技總是走的比法令快,面對現在科技產業又更上層樓時,各國政府政策上也還在磨合。

現在不停地強調綠能的重要性,但也無法忽略綠能價格不斐的事實。綠能的成本一大部分來自於一開始的前置成本。作者認為未來這些成本將大幅下滑,倘若綠能的前置成本下滑到一定水準,其生產成本幾乎為零,到時候能源亦能點對點的分享共用,可能一個鎮便形成一個小型電網,眾多小型電網連結成可以供應城市的大電網,推升到能源免費的社會。

然而,與網路相同,當中還有許多技術需要突破,社會上的能源需求也不只民生之用,各種問題仍待解決,作者只是繪出未來世界的藍圖,當中的實踐得靠各方專家一步一步達成。

讓筆者期待的是,書中提到物流也成為共有資源。未來,大貨櫃車除了將被電動車取代,若透過一些點對點的傳送,不僅節省許多時間成本、能源成本也跟著大幅下降。各地物流中心接到訂單,透過3D列印將客戶的客製化的商品製造出來,不再需要大老遠越過長途公路才送到客戶手上,再配合各地自主的綠色電網,能源問題也能迎刃而解。看似浮誇、不切實際,但現在的確有往這個方向努力中,況且電商如此蓬勃,物流層面的革命確實指日可待。

但書中也指明,這些共享經濟的概念特別需要社會資本的建立,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同理心,這也是為什麼現今看到的共享經濟實例都來自於小鎮居多。小鎮地區的居民,彼此地緣關係濃厚,感情連結較強。這樣雄厚的社會資本,使得在制定規範上更輕鬆,也更願意分享。雖說人是群體的動物,但若要擴大共享經濟到城市,乃至於國家,人與人之間的鏈結還得加強。

的確,現在有打著共享經濟招牌的企業,如UBERAirbnb等,但目前為止做到的偏向去中心化。雖然不再需要車隊或是豪華飯店,但是若要做到共享經濟,以本書的未來觀,這些服務將趨向免費,搭車不再需要給予車資,駕駛是自願性利用空閒時間幫助大眾,民宿主人也願意將空出的房間或房子提供給旅客使用。若要做到這些服務都是自願性質,人與人之間需要多少信任,當中需要的社會資本之多不言而喻。

本書的最後,作者談了很多富足社會的憧憬,還有對環保意識的注重。我想作者想提倡的核心價值,就是希望全人類都能以全人類的福祉做思考。若全世界75億人,都有這項展望,希望地球能夠更美好,這將建立起共享的根基,也才有機會接近書中或上述文中提到的所有理想狀況──富足安樂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