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Bank 4.0 讀後感——以「第一原理」思考

「bank 4.0」的圖片搜尋結果


什麼是「第一原理」

第一原理,是指從解構一項設計,回溯到核心,從最根本的「需求」出發,摒棄過去的模板、成功模式,從需求開始設計。書中用了火箭製作的例子。西元1962年,美國甘迺迪總統發表了一項宣言,美國將在十年內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最後美國也的確實現這宣言,而這個火箭是由一位二戰時期就想發明火箭的科學家,華納‧馮‧布朗(Wernher von Braun)所建造。

馮‧布朗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火箭的設計原理幫助太空工業在50年代、60年代取得驚人的成長,也因此,接下來的火箭設計都是仿造馮‧布朗的架構。直到另一位也對太空相當執著的人出現,Elon Musk。他重新去了解火箭的每個構造,然後從最根本的需求出發,最後的成果相當驚人,他致力於送人類到火星的公司,SpaceX的火箭成本相對低很多,大概是Nasa火箭的十分之一,又能自動著陸回收,還有在火星上較容易生產及儲存的燃料。

另一個實際的例子就是iPhoneiPhone的樣貌跟過往的手機完全不同,以前的翻蓋手機也可以上網或是黑莓機也有觸控螢幕,但iPhone的設計就直觀許多,實用性也有落差,消費者也買單。賈伯斯當時沒有試著改良MotorolaNokia的手機功能,而是直接開創新的產品,觸控鍵盤、APP生態、一次性地滿足到消費者的需求。

仿造前人的架構,做出些微的改變,書中稱這種設計為類比設計,聽起來相當合理,因為類比設計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把去年的企劃書修了修,變成今年的計畫書;我們把去年的活動改了改,變成今年的新活動。類比設計沒有不好,但當我們要創造的時候,類比過去的方式、前人成果可能反而限縮我們的思考。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設計、思考方式想成一顆蘋果樹,一般我們看到的都是蘋果,若要種出新蘋果,就簡單地拿蘋果籽去種出更多蘋果。然而,如果現在是要開發新品種,過去的蘋果樹不會帶給你新品種,不管怎麼種可能都大同小異,這時候類比思考法反而成了阻礙。此時若能改成第一原理思考,我們得先解構蘋果樹,種子來自果實,果實來自花,花又來自莖,最後會看到底部的根。

這時你發現,如果要開發新品種或改良蘋果,可能要從根部去設計,土壤、氣候、水分等等都是影響根部發展的因素,而影響樹根可能會影響整棵樹的樣貌,然後再發現不只是樹根,很可能莖、花也可以改良,一步步地優化你的蘋果樹,創造出更美味的蘋果品種。

倘若我們所有事情都用第一原理思考,絕對會是場災難,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用上這種細膩的思考邏輯,但是如果現在談的是創新,第一原理可能是最適合的切入角度,將問題拆分,逐步改良,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就像Elon Musk知道,重點不在於做火箭,而是「送人類上火星」,而Steve Jobs知道,重點不是手機要哪些新功能,而是「有個好用又美的攜帶裝置」。一切都來自於需求以及如何滿足這些需求,比其他面向都還要重要,因為那是問題的根。





Elon Musk講述第一原理的影片

思考根本的金融需求

現在銀行體系是從中世紀演變而來,一直都是類比設計,逐步地修正,我們不妨試著拆解銀行的核心業務,舉凡存款、貸款、投資理財等等,這些都是銀行核心業務,這些業務的背後滿足了大眾的需求,但消費者所追求的其實是「功能」(如下表)。如果有別家廠商也能滿足這些功能,而且更快速、更直觀,客戶很可能接受新一代的金融,而新一代的金融取代傳統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銀行業務
實際需求
存款
錢能夠放在安全的地方、且方便提領、使用
房屋貸款
買到一棟房子
投資理財規劃
退休不為錢所煩惱
公司薪轉
快速、方便地給付員工薪資

對於銀行業的轉變,最常被提到的現象大概是去分行的次數,問問自己,上次去銀行分行是什麼時候?(這還必須扣除銀行逼你去分行才能辦理某項業務的狀況)現在傳統分行的功能已經大部分都被ATM所取代,推廣網路銀行後,去分行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未來這種現象只會更明顯。試著想想,當一個人需要轉帳、交易之類的功能時,如果可以完全在手機上的app操作,也不再有下午三點半就關門的問題,他為什麼需要上分行?

除了分行,許多功能已經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支付寶很盛行,台灣最近才開始慢慢地使用Line Pay、街口支付等支付工具,而它們都在滿足我們支付的這項需求。我們要拿錢出來是為了要買東西,最重要的是交易到那項產品,如果能更方便地取得產品,過程中又不會遇到阻礙,消費者一定馬上就跳換到更方便的方式。

例如亞馬遜公司的Amazon Go,這種無人商店的模式讓消費者拿完東西,不必排隊結帳,不必選擇哪一個收銀機比較少人,直接走出店面,自動從信用卡扣款。聽起來好像只是高科技的噱頭,但如果未來台灣的便利超商、小超市,其中一間能提供這種服務,甚至自動幫你申請會員、自動幫你集點、自動幫你選出最划算的信用卡消費,傳統的超市還能在這波科技潮流存活嗎?我想很難。


 
Amazon Go 廣告影片

書中不斷強調,現在銀行業正面臨各式各樣的新創公司的衝擊,就跟上述我假設的未來的傳統超商一樣。讀者應該有發現,現在許多網站的會員,都可以透過google或是臉書的帳戶申請、登入,倘若未來,新創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是透過這種方式開戶,我們為什麼還要被傳統銀行要求跑分行簽一堆文件呢?

再想想,現在最了解你的消費行為還是銀行嗎?還是那些網購、訂房、訂機票的網站?如果答案是後者,我們又透過google或臉書的帳號登入這些網站,最了解我們的人可能早已經是那些大科技公司。既然他們能從海量的資料中預測我們下一步,提供給我們最適合的消費、搜尋建議,當然同樣也可以給我們最適合的金融服務,而這也是作者不斷警告銀行業未來會面臨到的一大衝擊。

中國與肯亞

已開發國家的銀行體系都已經相當發達,然而許多開發中國家反而有最創新的金融科技,或是說執行上相當成功,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大概就是中國。由馬雲所創立的支付寶,現在已經轉成一個金融科技公司,叫螞蟻金服。它不僅只是提供支付的服務而已,也提供小額信貸服務,如果你是一位小淘寶商家,接到訂單後需要一些資金周轉,螞蟻金服很樂意幫助你。

除此之外,由於螞蟻金服完全是從數位起家的銀行,豐富的數位經驗,使它有辦法反過來服務現有的傳統銀行。透過自己的雲端運算,稱作阿里金融雲,一方面處理自己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將雲端服務提供給其他銀行,例如風險管理、借貸、架設APP等等。不單單是創造自己的營運成果,螞蟻金服此舉動更是希望拉拔傳統銀行,也一併幫助其他許多小新創,例如一些P2P平台、欲提供支付功能的企業,希望讓中國擁有強悍的數位金融,當然也朝跨國企業邁進。

另外一個跳脫傳統金融的國家是肯亞,很難想像一個非洲國家在行動金融科技上比許多先進國家發達許多。身在台 灣的我們,對非洲國家肯定相當陌生,不過大概可以想像肯亞的銀行普及率與台灣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在這樣的環境下,再加上2008肯亞危機,M-Pesa誕生。Pesa是史瓦里語中「金錢」的意思,M就代表Mobile(移動),民眾可以透過M-Pesa轉帳、貸款、儲蓄。

以轉帳為例,肯亞各地設有M-Pesa的代理商,設置在加油站、市場或商店,付一點錢開戶,只要「傳簡訊」註明轉帳數目,錢就轉過去了,民眾只需要到代理商或ATM就可以把錢領出來。看似跟現在的Line Pay的轉帳很像,但當初用一般手機就可以做到這件事了,過程又相當安全,使得超過2/3的肯亞人都有註冊M-Pesa 


M-Pesa讓傳統手機就可以轉帳。 圖片來源

方便的操作、低廉的手續費使得M-Pesa完全超越上一世代的銀行,若身為一個肯亞人,為什麼要大老遠跑去銀行開戶,簽署一堆文件,況且使用上有諸多不便呢?如果你是銀行,M-Pesa如此普及,還需要廣設分行?支付寶如此強大,大家的銀行都已經在手機上了,還需要廣設ATM嗎?還是應該轉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為顧客提供更好的體驗?

結語

整本Bank 4.0一方面不斷提出嶄新的金融科技,另一方面也不斷地警告傳統銀行,若再不轉型,而且是全面的轉型,傳統銀行的生存岌岌可危。實在很難說傳統銀行何時會不復存在,但方向是不會變的,未來很可能不需要銀行來提供你金融服務,而是各式各樣的金融科技公司,嵌入在我們所有牽涉到金錢的行動中。

未來的場景,可以想像成,我們在網路上購買或搜尋高單價的產品,你不只可以透過信用卡分期付款,你可能還有別種借貸方式,而且利率比信用卡便宜,或是有其他誘因吸引你。甚至,也許你反覆搜尋某項產品,系統自動發現你的存款不足,主動提供給你存錢的計畫,每月幫你提撥一定金額,你只要點選「我接受」,接下來的三個月,一切都將自動化進行,三個月後你要的產品就送到你家門口等著你簽收。

上述只是筆者隨口提出的一種消費形式,也許未來十年、十五年變得更方便也說不準,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只在支付上,投資理財、保險、房貸或是現在相對客製化的企業融資可能都會變得自動化達到全方位的升級。

「想像起來很美好,可惜現在銀行還是一個高度監管的產業,許多面向的服務尚未開放。」

喔,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認爲現在這些科技公司可能遊走法律邊緣,就回想一下你十年前的同學(絕對不是你),他從網路上非法下載音樂存放到自己的MP3裡頭,讓音樂產業相當頭痛,然後現在的你正在付著月費給SpotifyApple Music等音樂串流平台。

五月四日期的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就以科技公司襲擊銀行為題(Tech's Raid on the Bank),可見現在金融業的轉變是一波不可逆而且勢不可擋的趨勢。當然,作為一個消費者,樂享其成,希望進入更方便的時代。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