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投資金律》讀後感2──市場比你聰明

「投資金律」的圖片搜尋結果
        儘管書中已經花很大的篇幅講述投資理論這一大支柱,但讀者也很難透過200頁的內容一次就精熟投資學,我自己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是霧裡看花,只是似懂非懂,沒學到什麼理論。不過,本書也在這個大篇章中傳達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市場非常聰明。
        本書最希望傳達的一項理念,市場非常有效率。所謂有效率的意思是,當有新的事件出現,市場立馬做出反應,所以投資人想賺到超額的報酬,短時間可能有機會,但長期來看有其難度。書中也大聲疾呼,主動型基金、主動選股這些投資方式,長期下來都無法擊敗市場,採取被動的方式投資市場,跟隨市場走才能賺到最安全的報酬。此處的安全並不是指絕對不會虧損,每年資產都蒸蒸日上,而是說你賺就是賺該賺的,賠也是賠該賠的。
作者在書中也引用了一些圖表,證明在過去能擊敗市場的主動型的基金相對少數,而若論前幾名基金平均的績效,更是遠低於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常常在新聞中聽到的XX指數,簡單意思就是指該市場、該產業的平均值。
長期下,基金的績效低於指數、大盤,也就是說,你所聽到的那些五花八門的基金、華爾街財務分析師、電視台上面的各大財務經理人,常常主動操作下來,無法達成主動投資最基本的目標──擊敗市場。
為何會說最基本的目標?讀者試想,如果我有辦法透過簡單、便宜的方式達到平均績效,那我花更多錢請那些專家幫我操盤,不就應該超過平均嗎?不然何必浪費那些手續費。書中指出的情況就是,儘管可能還是有賺錢,光是績效方面,就賺的比平均還少,還要多付出手續費與保管費,那你幹嘛還去投資主動型基金?
本書在2002出版(到2009年才有中文翻譯版),當時被動型投資的概念真的令人難以接受,現在ETF這種指數型基金已經相當火紅。書中也有提到主動型基金之所以會敗給市場的一些原因,這邊就暫且不提,只要知道作者大力奉勸各位放下對主動型基金的執念,轉而去投資被動的指數型基金,也就是盡力完全貼合指數,指數賺了多少,你的資金也就賺了多少。
你可能想說:好,我不買基金啊,我也不相信基金經理人,我自己選股,難道不行嗎?
當然沒問題,但是自己選股意味著自己要花時間了解投資知識,花時間了解各個公司,依依去評價、分析,從各種不同面向去看現在股價是低估還是高估,然後在對的時間去做決策,買進或是賣出。要達到這樣水平不但需要花許多時間研究,也要花許多時間盯盤、投入股市之中。自己本身白天又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有自己的事業要打拼,等於是說投資股市是自己的兼職或副業,那麼怎麼會有自信贏過那些有著頂大MBA學歷,主業又是投資的基金經理人、財務分析師呢?(別忘了他們可是每天都關注著資本市場,還有最先進的軟硬體設備以及各式各樣的分析方法)。接著,歷史資料又顯示出,那些高知識份子、專攻投資的人無法擊敗市場,自己擊敗市場的可能性是不是又更低了一些?
你可能想說:那照這樣說,那些差點賠身家之後又靠賺一堆錢的老師們難道是假的嗎?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區這些投資操盤高手又要怎麼解釋?
書中提出的論點,並不是否定對於打敗市場這樣子的目標,而是在闡明擊敗市場的困難度相當高,的確有機會靠著股票賺到一大票,但別忘了風險與報酬如影隨形,想要得到如此高的報酬所要涉入的風險,一般大眾承擔不起,股市真的崩盤下來,也是立馬把錢抽離認賠。另外,書中有特別提到巴菲特和林區,他們倆人的確在投資上面績效相當顯著,但要知道,股神巴菲特,投資一間公司,幾乎都是投資到有經營權的比重,並下手經營或是提出意見,與其說他是投資人,不如說他是商人,一般大眾不可能下手投資一間公司就可以直逼董事會的股份,經營權也仍然在董事會與經理人手上。另一位大師,彼得林區,他所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績效相當優異,但最後也因為基金規模實在太大,也難以繼續的打敗市場。
許多人的確透過自己獨到見解、紀律,多年打敗市場,這些都是傳奇,可以說是股海中的勝利者,也是倖存者。既然是倖存者,就會有倖存者偏誤,我們只看到這些成功人士。試圖用同樣成功模式結果失敗告終,死在沙場上,或是沒有像那些傳奇一般賺到那麼漂亮的報酬,這樣的人我相信比那些差點賠身家結果靠股市翻倍的人還多上許多吧。
如果你投資理財的目標,是為了讓自己的儲蓄比一般定存更快速的成長,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最後達成財富自由,投資領域也不是你未來的主業的話,以被動的指數型投資作為投資股市的基礎,一定可以帶來豐收的果實。但也千萬別覺得,那我就隨便找這種類型的基金投資就好,雖然被動型少了選股的風險,終究是投資股票,帶著高風險。考量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間、個人偏好,最後決定如何建造自己最適合的投資組合仍然值得去深入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